久草2/欧美另类z0zx974/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japanxxxxfree韩国

降息后銀行存款利率差異顯著

    今年以來,央行已連續四次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1.75%,創歷史最低水平。那么,目前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走向如何?記者統計發現,盡管所有銀行的存款利率都高于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但上浮比例有所不同:工、農、中、建四大行的上浮比率要低于城商行,有的城商行的半年期利率甚至高過國有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利率。

 
    目前,工、農、中、建四大行的存款利率調整基調大致一樣。四大行宣布的最新一年、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2%、2.5%,較基準利率分別上浮約14.3%、6.4%,三年期定存利率均為3%,與基準持平。雖然總體而言,四大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并不顯著,但相較之前已有所擴大。在此之前,四大行一年期、二年期定存利率較基準上浮幅度分別約12.5%、3.8%。
 
    除了招商銀行以外,各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執行比國有商業銀行優惠力度更大的利率。招行一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完全追隨四大行步伐,但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的定存利率上浮空間相對四大行明顯上了一個臺階:民生銀行一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較基準分別上浮約28.6%、15%、10%;興業銀行分別上浮28.6%、27.7%、15%;寧波銀行一至三年個人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較基準上浮37%、21%、11%。
 
    從短期存款利率來看,華夏、渤海、光大、北京、恒豐、東亞銀行執行的活期利率較高,均為0.385%,較基準利率上浮10%;上海農商行執行的三個月定存和半年定存利率較高,分別為1.82%和2.06%,較基準利率分別上浮34.81%和32.9%。
 
    自由定價的五年期定存利率方面,東亞銀行給出4.30%的最高基準利率,中資銀行中,杭州銀行和青島銀行以4.25%的利率領先。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在降準降息通道下,銀行為提升自身競爭力,應盡可能找尋各種各樣投資渠道和理財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為不同投資者推薦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選擇,以保證業務量的提升。同時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為投資客戶詳細說明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性,避免糾紛發生。
 
    奚君羊建議,降準降息后投資者應調整理財策略,適當選擇風險、收益與自身情況相匹配的金融資產配置。
 
    受央行“雙降”政策和逆回購動作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應聲下跌。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15年8月22日至2015年8月28日這一周中,共有693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4.7%,其中有7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包含),占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量的1.01%。其中,有5款產品來自城市商業銀行,2款產品來自股份制商業銀行。
 
    目前市場上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期限不同,普遍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部分甚至可以達到5%以上。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會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建議投資者選擇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高收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