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2/欧美另类z0zx974/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japanxxxxfree韩国

月份銀行存款驟降九千億錢都去哪兒了?
  編者按:日前,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幅度創近六年同期新高。分析人士稱,受金融脫媒的影響,存款“搬家”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存款搬家的現象。如果繼續發展下去,肯定會再次沖擊銀行的流動性。銀行存款到底去哪了?此外,面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沖擊,商業銀行是否已經打響保衛戰?
 
  存款去哪兒了?
 
  據北京商報報道,根據央行2月1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人民幣存款罕見地大幅減少了9402億元,幅度創近六年同期新高,一時間9400多億元存款搬家去向問題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存款加速流出銀行體系的警報再次拉響,巨額的銀行存款到底去哪了?
 
  首先,是春節常規消費分流。多位專家均表示,1月人民幣存款的大幅減少與春節消費旺盛有著巨大的關系。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博]表示,1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7499億元的凈新增,落差十分明顯。結構上看,居民存款新增1.81萬億元,但企業存款卻大幅下降了2.44萬億元,這主要受節前企業集中向員工發放獎金的影響。
 
  其次,是各種“寶”產品分流。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我國儲蓄存款的減少和余額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產品的角度,各種“寶”對接的貨幣型基金比活期存款要高出許多。此外對我國儲蓄存款產生影響的不僅僅有余額寶,還有一些其他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第三,IPO重啟打新分流。今年1月重啟的新股發行也或多或少助力了9400多億元銀行存款的減少。2014年1月,停擺了一年多的IPO正式重啟。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共有45家新股完成發行,包括老股轉讓共募集資金321億元。分析人士表示,盡管這些資金中有不少從以往股票賬戶轉移出來的,但也不排除投資者或者機構動用銀行存款來打新。

  銀行拉閘限流保衛存款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長城證券分析師黃飚認為,受金融脫媒的影響,銀行存款的流失已是大勢所趨,但大額的資金流動還是在銀行體系內,比如儲蓄存款轉為銀行理財產品。短期來看,互聯網金融產品對于存款的沖擊仍十分有限。
 
  然而,盡管短期內類余額寶產品難以撼動銀行存款的根基,但面對這些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沖擊,商業銀行也不得不“拉閘限流”。
 
  目前,各家銀行對于用戶轉出資金購買類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設置了不少防線。以剛剛上線不久的微信理財通為例,目前約有12家銀行支持資金轉入,但是各家銀行均設置了轉賬上限。例如,農行、中行、建行等規定單筆最高5萬元轉入,單日50萬元封頂,而民生、興業等銀行單日單筆轉入要求最多不超過5000元。銀行除了有單日轉賬限額外,單月的轉賬額度也設定了上限。
 
  當然,除了對互聯網金融產品設置防線外,不少銀行也選擇了積極迎戰。去年末開始,平安的“平安盈”、廣發的“智能金”、交行“實時提現”、工行的“天天益”、招行的T+0貨基等現金管理工具陸續出籠。
 
  據每日經濟新聞最新報道顯示,經過幾次上線延遲后,預計民生直銷銀行本周內會正式推出。主打產品是類似于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產品——如意寶,該產品近期的年化收益率為6.7%左右,可實現T+0實時匯款。從外部來看,民生直銷銀行對余額寶、財付通或會造成沖擊。
 
  不過,在部分互聯網金融人士看來,銀行無論采取何種阻擊方式,只能延緩銀行的存款流失。(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