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2/欧美另类z0zx974/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japanxxxxfree韩国

行理財新政迭出 全方位監管再度推進
  在經歷了10年的高速發展后,銀行理財市場的風險開始逐漸暴露,“資金池”運作模式弊端顯現。今年上半年以來,監管層針對于銀行理財市場重拳出擊,銀監會“8號文”及之后的種種細化措施出臺,均透露出監管層對銀行理財市場加強規范的決心。這也意味著在面世10年后,銀行理財市場的全方位監管再度推進,曾經混亂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有望從野蠻生長過渡到規模發展的軌道。
 
  兩條紅線緊壓“非標債”
 
  業內對于銀行理財的資金池運作模式詬病已久。早在2011年6月份,銀監會就已公開叫停多個理財產品同時對應多筆資產的資金池操作模式。同年9月份,銀監會正式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每個理財產品實行單獨核算和規范管理的要求。然而,由于爭議較大且缺少具體的限制標準,部分銀行依然延續資金池模式,監管政策的執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012年10月份,時任中行董事長的肖鋼挑明了資金池運作暗藏期限錯配風險,稱其本質上為“龐氏騙局”。此后,業內對于資金池的爭議不斷,同時這也成為日后監管層加大力度清理資金池的導火索。
 
  今年以來,監管層開始重拳出擊,規范資金池運作。自年初開始,銀監會已經明確了將清理資金池列為全年現場檢查重點的監管基調。3月份,《關于規范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落地,首次提出了極具震懾力的兩條紅線標準,即要求“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并將今年年底作為商業銀行最后的整改期限。此后,“做大分母”與“做小分子”的加減法就成為商業銀行應對年末考核大限的主要手段。
 
  與以往不同的是,“8號文”通過緊緊扼制住“非標債”這一資金池運作模式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最主要投資對象,直接痛擊資金池運作模式。近日,銀監會首次披露銀行理財投向非標準化債權資產,表明“8號文”的影響已明顯顯現。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資金余額9.08萬億元,其中非標債資產余額2.78萬億元,比“8號文”出臺前下降7%。
 
  加強投資端信披 劍指資金池
 
  此前,盡管監管層曾三令五申,但銀行理財產品一直存在著信息披露不全且部分內容含糊不清的問題。對此,“8號文”也進一步要求“商業銀行對單只理財產品進行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建立起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機制,為投資者清晰分辨風險確立信息保障”。
 
  6月14日,銀監會再次下發《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一期)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并正式啟用了理財信息登記系統。按照該通知要求,此后商業銀行發行設計的理財產品實行全國統一的電子化報告和信息登記制度,所有理財產品需逐只經過該系統嚴格登記后才可發售,且產品登記信息應包括申報、發行、存續和終止登記,涵蓋了產品發行、投資運作管理、信息披露的全部流程。
 
  值得關注的是,電子登記系統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對投資端的信息披露,將對資金池模糊不清的資產投向造成致命一擊。根據登記信息,銀監會能夠清楚掌握理財產品的真實投向以及投資于各類資產的詳細比例、交易結構等,這有利于從整體監管的層面控制理財市場風險。
 
  同時,《通知》還要求銀行業在7月31日之前完成2011年和2012年已成功發行的理財產品信息的補錄工作。“雖然補錄工作量非常大,但理財產品信息的重新補錄更利于監管層對資金池運作的理財產品的監管。”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理財產品的電子化報告與紙質化報告已同時進行。此外,監管層此次加大了處罰力度,“如存在遲報、漏報、錯報、不報等情況,銀監會可予以通報,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甚至暫停產品發行。”
 
  值得肯定的是,該電子登記系統的上線正是此前“8號文”監管思路的延續與升級。隨著電子化登記制度的確立,必將痛擊資金池,進一步把銀行理財產品與影子銀行區分開來,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走向“陽光化”。
 
  全透明化規范運作
 
  目前,針對銀行理財市場集中于期限錯配、杠桿率放大和信用轉換的三大重要風險點,監管層已經建立了層層防線,按照監管機構多次提及的“理財與信貸業務分離、產品與項目逐一對應、單獨建賬管理、信息公開透明”的原則,加強風險管控。
 
  兩次重拳出擊之后,近日銀監會官方表態意味著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監管沖擊。
 
  7月31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暨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電視電話)會議中,針對銀行理財市場再次表態,要求已開展理財業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規范登記理財信息,加強非現場監管和風險預判預警。與此同時,銀監會將研究制定綜合性、系統性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管理辦法,細化“8號文”關于理財業務規??刂?、期限錯配、風險防控方面的監管措施。
 
  尚福林的表態實際上已指明了下半年監管層對于銀行理財市場的監管方向。業內專家解讀,種種信號的釋放表明,未來銀行理財市場的監管趨嚴趨勢不會扭轉。
 
  另外,此前銀監會曾透露,將完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規章體系,啟動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修訂工作,盡快研究制定涵蓋理財產品研發設計、投資運作、會計核算等方面的監管辦法和規章。
 
  業內專家表示,下半年在“金融國十條”要求統籌金融資源、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基調下,監管將推動銀行理財向債權融資、直接融資發展,繼續探索銀行理財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